對于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,通常會在第一份工作中,完成從學生向職場人的轉變。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,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未來的職業軌跡。近日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,對153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薪酬待遇好(55.4%)和行業有前景(53.0%),是受訪者選擇第一份工作時普遍看重的。66.0%受訪者認為應該通過第一份工作收獲職場處事經驗。
受訪者中,應屆畢業生占30.3%,工作1年以下的占12.9%,工作1-3年的占23.5%,工作4-5年的占16.9%,工作6年以上的占16.4%。
薪酬待遇和(he)行(xing)業前景是選擇第一份工(gong)作時更(geng)被看重的方面
王志保參加工(gong)作(zuo)還不(bu)(bu)到一(yi)年,現在(zai)(zai)他在(zai)(zai)北京某公司從(cong)事數據(ju)分析工(gong)作(zuo)。王志保覺得,走(zou)出校門后的(de)(de)第一(yi)份工(gong)作(zuo)還算符合(he)預期。“不(bu)(bu)太(tai)(tai)一(yi)致的(de)(de)地(di)方在(zai)(zai)于,我(wo)當初想從(cong)事技術(shu)方面的(de)(de)工(gong)作(zuo),而(er)現在(zai)(zai)的(de)(de)工(gong)作(zuo)對業(ye)務的(de)(de)需求(qiu)更強。在(zai)(zai)實際工(gong)作(zuo)中我(wo)也發現,純技術(shu)的(de)(de)崗位要求(qiu)比較高,我(wo)不(bu)(bu)是(shi)(shi)學計算機的(de)(de),如果(guo)做技術(shu)要學的(de)(de)東(dong)西太(tai)(tai)多(duo),往業(ye)務上轉也是(shi)(shi)個不(bu)(bu)錯的(de)(de)選擇(ze)”。
程宏彬(化名)學習的是服裝設計,畢業他后入職了某世界500強服裝企業。對于這份工作,他覺得無論是收入還是新人培養計劃,都挺滿意的。“我是以儲備生的身份進入企業的。公司對新人有兩年半的培養計劃,第一年在所有部門輪崗學習,后一年半到自己的崗位工作學習。從一件成衣的設計圖到整個工藝流程,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挺多的”。
調查中,51.1%的受訪者覺得第一份工作符合自己的預期,31.7%的受訪者覺得不符合,還有17.2%的受訪者表示說不好。
應(ying)用(yong)(yong)統(tong)計(ji)(ji)專業(ye)畢業(ye)的(de)白淼丹(dan),曾(ceng)在(zai)北(bei)京某互聯(lian)網公司從事數(shu)(shu)據(ju)分(fen)析工(gong)(gong)作(zuo)。對于第(di)一份工(gong)(gong)作(zuo),白淼丹(dan)覺得(de)和(he)預期(qi)不太一樣,“我(wo)以為(wei)會用(yong)(yong)到很多統(tong)計(ji)(ji)模型,但工(gong)(gong)作(zuo)后發現(xian)都用(yong)(yong)不上。很大一部分(fen)原因是因為(wei)實際工(gong)(gong)作(zuo)中的(de)數(shu)(shu)據(ju),不像我(wo)們在(zai)學校里用(yong)(yong)到的(de)那樣規整,而且在(zai)規模比較大的(de)公司,每個人負責的(de)工(gong)(gong)作(zuo)相(xiang)對比較單一和(he)固定”。
在選擇這份工作時,白淼丹更看重互聯網的(de)行(xing)業背景。她覺得在這樣的(de)環境中,可以學到(dao)更為(wei)前(qian)沿的(de)知(zhi)識,工作氛圍也相(xiang)對(dui)輕松(song),“另外也看重薪(xin)資待遇(yu),互聯網行(xing)業的(de)薪(xin)資待遇(yu)相(xiang)對(dui)比較高”。
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,受訪者更看重薪酬待遇好(55.4%)和行業有前景(53.0%),其他還有:專業對口(49.6%)、職位有發展空間(48.8%)、工作有穩定性(35.0%)、符合興趣愛好(29.2%)和團隊氛圍融洽(22.4%)等。
相對來說,在自己喜歡的城市(19.2%)、解決落戶問題(18.3%)、企業知名度(17.5%)和工作有無加班(13.1%)等方面獲選率不高,僅5.8%的受訪者認為有份工作就行。
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外國語學院2021屆畢業班輔導員劉思航認為,應屆生在找工作時,應該避免盲從和隨大流,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能力,防止好高騖遠。“要腳踏實地做好自己,根據實際尋找合適的崗位,多實地考察,不要以工資為唯一導向”。
66.0%受訪者認為應該通過第一份工作收獲職場處事經驗
“選擇互(hu)聯網行(xing)(xing)業(ye)(ye)時(shi),是想著趁(chen)年輕多學一(yi)些東西。但工作(zuo)后發現壓力大(da),沒有自己的時(shi)間(jian),就換了行(xing)(xing)業(ye)(ye),現在(zai)在(zai)銀行(xing)(xing)上班。”雖然轉換了行(xing)(xing)業(ye)(ye)賽道,但白淼(miao)丹(dan)很認可(ke)第一(yi)份工作(zuo)帶給自己的幫助(zhu)。“收(shou)獲最(zui)大(da)的是可(ke)遷移的職場技能以及(ji)為人(ren)處(chu)事、與人(ren)溝通的技巧”。
白(bai)淼丹說,在第一份工(gong)(gong)作(zuo)中,她(ta)養成了做工(gong)(gong)作(zuo)日記的習慣,這樣便(bian)于(yu)清楚(chu)地掌握每天的工(gong)(gong)作(zuo)內容,以后復盤或查閱之前的工(gong)(gong)作(zuo)資料時,也有跡可(ke)循。“所有的工(gong)(gong)作(zuo)都要留檔,方(fang)便(bian)事(shi)后查找。比如工(gong)(gong)作(zuo)文件的命名、分類(lei)、歸納方(fang)法,都對我以后的工(gong)(gong)作(zuo)很有幫助”。
“工(gong)作(zuo)中(zhong)需要對每件事情(qing)有(you)評估,而(er)不是根(gen)據喜(xi)好去(qu)做。”王志(zhi)保覺得自己(ji)在第(di)一份工(gong)作(zuo)中(zhong),學(xue)會了(le)適應(ying)職場(chang),完成了(le)從(cong)學(xue)生(sheng)到職場(chang)人的(de)(de)蛻變。“把(ba)學(xue)校學(xue)到的(de)(de)知識,真正(zheng)地結合實際運用起來。在處(chu)理事情(qing)的(de)(de)過程中(zhong)也會注意收斂自己(ji)的(de)(de)脾氣,做事情(qing)更加有(you)耐(nai)心”。
對于應該通過第一份工作獲得的內容,66.0%的受訪者選擇了職場的處事經驗,58.3%的受訪者選擇了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,55.3%的受訪者選擇了行業的專項技能。其他方面還有:可觀的薪資收入(39.5%)、可遷移的職場通用技能(34.6%)、豐富的人脈資源(34.3%)和志同道合的朋友(25.5%)等。
“一(yi)是(shi)多(duo)看,二是(shi)多(duo)問(wen)。”白淼丹覺(jue)得在第一(yi)份工作中,要多(duo)去(qu)(qu)看身邊同事是(shi)怎么工作、怎樣(yang)(yang)溝通(tong)匯報的(de),這(zhe)樣(yang)(yang)可以潛移默化(hua)地提高自己(ji)的(de)人(ren)際交往能(neng)力(li)和為人(ren)處事的(de)技巧。“多(duo)問(wen)不(bu)是(shi)說什么都要問(wen),更不(bu)是(shi)遇到(dao)不(bu)懂(dong)的(de)就問(wen),要自己(ji)先琢磨、先舉一(yi)反三,再(zai)去(qu)(qu)問(wen)同事、領(ling)導,驗證你的(de)想法(fa),這(zhe)樣(yang)(yang)業務能(neng)力(li)提高得比較快(kuai)”。
怎樣才能從第一份工作中收獲更多?調查中,75.6%的受訪者建議積極融入團隊,虛心學習;64.6%的受訪者建議多接觸新鮮事物,不斷進步;60.3%的受訪者建議不怕犯錯,勇于嘗試。其他還有:訂立目標,發揮自我驅動力(56.5%),勇挑重擔,積累經驗(39.7%)等。